一进入八十年代,我就开始大量订阅文学杂志,也包括电影杂志,比如《电影创作》,戏剧杂志,比如《剧本》,当然从大概念来说,也属于文学,只是还要加上限制词,电影文学、戏剧文学。还有一类算是语文类杂志,《中国语文》,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够高档的吧,我还读到李荣写的有关温岭方言发音的论文,特别亲切。但尽管写的是当地题材,我读得并不大懂,因文中的音标并不会读(李荣,-年,温岭新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我还订购了杭州大学中文系的《语文战线》月刊。这是一本中学语文教学为主,兼为其他语文工作者提高语文水平的的普及性杂志,好像里面还有习题,包括填空、选择等形式,每期还有一组灯谜。我至今还记得一条: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打一个当代诗人名,谜底是:冯至。你明白过来了吗?我今天要说的是,在《语文战线》读到的一篇论述有关骂人话的文章。该文章陈列了可以成为骂人话的种类。名词,如,牲畜,狗,傻瓜,强盗;动词,如,滚,爬出去;形容词,如笨,愚蠢;数词,如13,……这都是从词性来说的,还有是句子成分,限制词也可以成为骂人话,比如:妈的,奶奶的。既然说是限制词,那是有中心词的,只是现在省略了,其实妈的,奶奶的,完整的是:妈的X,奶奶的X。有人写作中喜欢用“妈的”“奶奶的”词语,是为了渲染气氛,表现豪气,但这不仅仅是对女性的不尊重,而且是直接有辱自己的长辈了。我是写不出来的。但我更相信,喜欢写这些词语的,是因为并不真正明白这些词语的意思。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hexianzx.com/xhxjq/7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