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我家乡之新河庄北头大桥(下)
作者:一兵
有吃有穿-柳石明纺车转的噌啊噌的响
哎哟转的哎哟响的
响的转的,转的响的
转了一个响
拿起那棉卷虚个喃喃
捏得紧那么抽得欢
纺出的线线匀个旦旦
浆下的线线明闪闪
织的布平个展展
啊,噢你看啊细针呀
巧缝呀,缝出的衣衫经耐穿
白个生生的衬衣布
齐个噌噌袄和裤
夏天穿上凉爽爽那么冬天穿上暖堂堂
哎咳哼咳咳哟
有吃呀有穿呀
有吃有穿有力量
抡起撅头
噌啊噌的响
抡起撅头开起花来
层层扔扔,扔扔层层扔扔扔的响
开起那荒地不要忙
掏得深那么锄得勤
苗苗长得肥又壮
一年打下了两年粮
粮食存起能备荒
啊,噢吃的是白面馍
热腾腾,小米饭那个香又香
猪肉羊肉炖豆腐
粉条子菠菜鸡蛋汤
吃得饱来身体壮
生产线上好榜样
心齐啊劳动啊齐心劳动多打粮
齐心呀劳动呀齐心劳动多打粮
柳石明柳石明(年—年8月8日),男,年出生于北京,原籍山东,中国歌剧舞剧院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代表作品有《小二黑结婚》、《刘胡兰》、《白毛女》、《窦娥冤》等。
《有吃有穿》歌曲诞生过程~在央视的一次访谈节目中,柳石明透露,在和郭兰英演出《小二黑结婚》时,陕西籍人士和郭兰英专门为他量身打造的。我特喜欢这首歌曲,声音浑厚,浓重的陕北口音天衣无缝,百听不厌!
张维义说明。.04.25
我每次回塘沽,回新河,都心潮涌动,我们游子的心……贺知章的诗太贴切了,特录于此!《回乡偶书》之一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之二
唐·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我们怀念过去,不是怀念贫穷,落后面貌。而是怀念那时的纯真,朴实。怀念那无污染的大自然,怀念那美丽的田园风光,怀念那让人留恋的新河文化,风土人情!
那时的新河是鱼米之乡,人们安居乐业,邻居和睦相处……
本篇是我记忆中的新河庄大桥(下)
下篇讲讲新河庄小孩儿的童趣记忆(上)
这是新河北头老乡郭学礼记忆中的新河北头大桥。新河北头大桥赋谈到新河北头大桥,有说不完的故事,我们在它旁边慢慢长大,它却在我们眼皮子底下逐渐变老,变旧。
为什么有说不完的话,因为它是北头的小孩和大人神圣的场所,每天都流连忘返的地方,没有污染的大自然,带给我们快乐!带给我们享受!带给我们收获!带给我们无尽的惊喜和向往!
从天刚蒙蒙亮就有人陪伴你,到很晚还有人依依不舍。你身上承载着我们的脚印,目送着我们探索外面神奇的世界。你身下流淌着小河子,有鱼有虾有螃蟹和你作伴!你默默地聆听我们的述说,你也感受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和我们一起看太阳日出日落,看宇宙的繁星点点,看我们接受大自然馈赠的欢愉!你见证着这里是鱼米之乡呦!你虽然是很普通的一座木桥,在我们心里的分量却很重,很重!
新河北头大桥,抹不去的记忆!
张维义.04.11于天津
我手头没有新河北头大桥的照片,好友郭学礼根据记忆画了一个草图,很像的。但新河北头大桥比它宽,能通过一辆大货车呦!
故事六,板罾的情趣新河是鱼米之乡,大部分家庭都有渔具,我小时候见过有撒网捕鱼,拉网式捕鱼,还有板罾捕鱼,罾分大罾和小罾。还有一种罾绑在身上,像推土机的铲斗在水里铲鱼。我们小孩都用小罾,制作工艺很简单。用一块铁丝窝成一个圈固定住,把鱼网缝在圈上,系三根绳半米处连在一起,来个竹杆就制作完成。板罾捕鱼时在网里放些螃蟹壳,骨头等,放到河里,过一会一起罾,起的时候要稳,要慢,不能惊动鱼儿吃食。大罾就是专业的渔具喽!我们只有欣赏的份了,在鱼多的季节,北头大桥上及周围有四,五挂大罾呢!不管小罾还是大罾捕鱼,最让人心情愉悦的一刻就是起网刚出水面的时候,鱼儿欢蹦乱跳,噼里啪啦的声音,收获在望,喜笑颜开。就连旁观者也都手舞足蹈,不亦乐乎!看的上了瘾,还会督促罾主尽快起罾,再睹丰收景象,有时扳上几条大的鲈板鱼,大家都喜上眉梢。让我喜上眉梢的是板针鱼,记得有一年夏天放暑假,我在北头大桥上捞针鱼,天下着小雨,我戴个草帽,身上披个麻袋当雨衣,我依在桥帮子上,把鱼网扎到水里捞针鱼,那针鱼多的不得了,就在水面上,成群的顺着水流游,看准一拨就是一网,十几条活蹦乱跳的针鱼就上来啦!一个多小时,捞了半脸盆。这样的机遇,总是下雨的时候,晴天就很少。针鱼拿回家,母亲放到锅里,只需放点盐煮熟,我们叫炸,那个鲜味,现在想起来还流口水呢!这个针鱼全国都有,我记得八几年我们去辽宁兴城古城出差,那里就有针鱼干儿卖,我每次都买些回来。品尝,回味小时候曾经的味觉享受!今早我去遛弯儿,在中心北路集市看到卖大针鱼的,十五二斤,多年看不见了,照一张像片发给你。郭学礼.04.14
故事七,秋天吊河螃蟹一阵秋雨一阵凉,水凉了,下不得河了,想办法在岸上行动吧!钓河螃蟹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用具太简单啦!一个一尺多长的木棍,系上一条半米左右的线绳,底下系上一个青蛙腿或者身子,弄五到十付就行了。再带上一个网抄子和盛河螃蟹的网兜。秋天的黄昏,小伙伴们结伴来到北头大桥附近河边,依次排开,把自己的钓具插在河边的泥土里,就守杆待蟹啦!巡视自己的钓杆,发现有向下的移动,就说明有货了。这时,你左手慢慢起杆,右手握着网炒子,待起到透过水面看到河螃蟹的时候,事不宜迟,右手随手一捞,收获的喜悦就写在你的脸上喽!如果你把它钓离水面,它就不陪你而潜入水中,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啦!有时候河螃蟹多,你忙活这边,那边又咬钩了,处理不及时,河螃蟹把钓具拖走也是有的。钓兴正浓,夜幕降临,如果是月亮天,我们会在月光下再玩上一阵子,如果是风高月黑,我们就打道回府喽!收获不小,心情不错!故事八,在小港子看溜堡年初夏的一个周日上午,我在家里的炕上躺着休息,新河北头大桥下人声嘈杂,好奇心驱使我走出家门,来到大桥下,原来是新河社在小港(jiang下同)子溜堡抓鱼捉蟹,周围有许多人围在那里看热闹,我也靠了上去。大桥下的小河子和小港子在这里交汇,小港子水位明显高出小河子很多,有一个闸门控制着水流量。小河子属于开放河流,可以自由抓鱼。小港子属于新河社资源,有人巡逻看护的。小时候我们最怕他们啦!有时候到小港子抓鱼,岸上得有一个放哨的。发现巡逻的赶紧溜之大吉。负责小港子和大垄沟这一领域的巡逻人是我二姑父刘东生,这老头铁面无私,一点情面都不给,我们都怕他!他整天风吹日晒,脸黑黑的还真有点包公味儿,在小港子的水闸旁有间土坯房,供他们休息。我以至于工作以后还经常在夜里做小港子抓鱼的梦,和新河社巡逻的斗智斗勇。溜堡做在水闸下方,全是芦苇帘子的作品。溜坡是芦苇帘子,挡住鱼的也是芦苇帘子,围成一个圈。当堡上的鱼像瀑布一般被冲下时,就进入芦苇圈里。社员可随意用网炒子轻松的捞出来。水流的大小取决于水闸开放的大小。我们兴致勃勃地观看溜堡,看鱼儿顺着水流落到堡上,然后从瀑布上落下去,进入人们设入的陷阱。也有大一些的鱼不甘心,反身往回游,打得水噼里啪啦响。可惜,它们不是鲤鱼,跳不了龙门啦!在溜堡的两边,还有抓螃蟹叶子的竹娄,我也不知道里边放了什么东西,螃蟹叶子就往里钻。我心想,敢情捉鱼蟹还有这么简单的哟!年,我们是新河小学的应届毕业生,要考初中。我的两篇日记被学校当作范文展览,我受宠若惊。上边溜堡的是一篇,没有这么长。原文找不到了,另一篇日记是写母亲晚上找下蛋的母鸡入窝的事情。一般来讲,天麻麻黑,鸡鸭都自己进窝。可这只花色母鸡没这个习惯。我妈妈就在左邻右舍每天寻找。因为新河庄黄鼠狼特别多,不进窝就可能被黄鼠狼给吃了。鸡窝有两种,一种盖一个像放煤球的一样的鸡舍。另一种简单,拿筐罩住,反正不能让黄鼠狼得手。前几年我才得知家庭养鸡不进窝也可以,这个偏方就是养鸡的同时,还养几只鹅,鹅是黄鼠狼的天敌,这样搭配就平安无事呦!年小学升学考试的作文题目是“开学的第一天”我成竹在胸,一气呵成。监考老师看了几眼说:写的真好!没想到吧,这句夸奖,我现在想起来,心里还美滋滋的。后来,我凭着不错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塘沽二中,实现了梦想!故事九,路灯下的游戏夏天乘凉,我们有时候不去北头大桥,就在庄口的第一个路灯下玩捉迷藏游戏。老娘们儿带着小孩看热闹。这个游戏很简单,道具就是一个罐头盒,一个人守卫,其他人踢,踢多远守卫者都要捡回来,这是对他不尽职的惩罚。守卫者要尽快叫出出现者的小名,待都叫出后,第一个被叫出者就是替代者。那踢罐者就想办法不让他认出来,这就是这个游戏的焦点,矛盾的双方,也是这个游戏有魅力的所在。路灯周围,马路两边全是房门口可藏身,有的门口堆着草垛也可藏身,还有人干脆躲在大人身后。在昏暗的灯光下,守卫者瞪大双眼,左右寻找。危机四伏!我们则采取突然袭击,群起攻击策略,让他叫不出小名就把罐头盒踢跑啦!但更多的是把自己伪装起来,把脸遮住。最后一个绝招是丢卒保车,两个人,前边一个人简单伪装一下,让他叫出名字,躲在身后的人在他还在犹豫不定的时候,突然一脚把罐踢跑。当别出心裁,伪装出怪模样时,当守卫者结结巴巴叫不出小名的时候,就会引起大家的哈哈大笑!踢罐头盒是最爽的一刻,罐头盒在地上哗啦啦地滚着,发出响声,不觉让人想起电影《上甘岭》一个镜头~我 将士为了消耗敌人资源,把罐头盒从洞口抛出去,哗啦啦响。敌人听到有动静,就是一阵火力扫射。每当看到这里,就非常欣赏。时间真快,不觉得一会儿就到了回家睡觉的时候喽!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很快地就进入了梦乡……故事十,冬天的乐趣到了冬天,北头大桥上也不寂寞,俗话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时的冬天,真是天寒地冻,寒风凌烈,北风呼啸,还能见到冰冻三尺景象。现在天气变暖了,见不到啦!
冬天有冬天的乐趣,没有冰刀,买不起冰鞋,我们有办法,每个人都自制溜冰工具,我们叫溜冰爬子。
用几块木头钉一个坐垫,在两边的木头底下各按上一根铁丝,,增加滑动性功能。在木棍上钉上铁丝当滑动的撑子,做在坐垫上面用短的撑子,站在坐垫上面用长的撑子。是不是很简单呀!
等到暖洋洋的太阳升起,我们不约而同地聚在北头大桥下面,开始实验,熟悉我们的滑冰工具,我们自由自在地滑冰,琢磨在冰上的惯性。我们互相追逐,碰撞,有的还相约比赛,一直滑到小港子那头。由于河底下背风,加之太阳晒,小伙伴们一会儿脑门儿上都冒出了汗珠。在寒风凛冽中,昂然屹立,一副胜利者的姿态!
有些勤快的孩子,玩耍之后,打草搂兔子,怎么讲?因为河边尽是芦苇,冻在冰上,用木棍一敲就下来。勤快一点的孩子不忘打上一捆,背回家去烧火做饭。芦苇很好烧的哟!
过去,没有冰库,没有电风扇,也没有电冰箱,医院降温,怎么在高温下储存食品?祖传秘方就是建冰窖,把约30厘米厚,50厘米宽80厘米长的大冰块储存起来,一层冰,一层稻草,最后用土埋起来,等待夏天用,没有厚的冰层如何取冰砖?
年纪大些的亲朋好友,对这样的冰窖是不是面熟呢?北头大桥的故事讲到这里,是不是意犹未尽呢?我们还有新河庄的故事呢!新河庄是不是鱼米之乡呢?答案是肯定的。春天迎接燕子飞来,夏天游泳避暑,秋天钓河螃蟹,冬天溜冰,一年四季都可以扑鱼捉蟹,多么美好的田园风光。我们怀念这无污染的,纯自然的鱼米之乡,随着历史进展,它已不复存在。虽然那是历史的一个瞬间,但在我们心中是永恒的美好回忆!虽然那是一个历史瞬间,却是闪光的一刻!我想用我的文章,留住美好,留住记忆!留住心中的那个怀念!你看!我们告别了新河三件宝~小镰,爬子,破棉袄!我们住上了楼房,告别了每年一泥房的土坯房!我们夏有空调,冬有暖气。我们从一年洗一个热水澡到在家随时都可以洗澡,大小便!我们不用为生炉火着急,天然气一开即可……社会发展太快,我们尽情享受生活!一个智能手机在手,便有无尽的乐趣!跟上时代步伐,享受幸福生活!既能享受现代化的生活,又与大自然的动植物和谐共处,是我国政府发出的号召和目标,我们参与,我们期待!塘沽记忆投稿邮箱:
anni
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