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媒体看邢台(-12)总第49期
年3月22日—28日,我市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世界水日、乡村振兴、高质量赶超发展等内容,共在中央、省级主要媒体刊播稿件余篇。重点稿件如下:
重点稿件如下月24日人民日报3月24日头版头条刊发《人勤春光好春耕备耕忙全国春季农业生产由南向北渐次展开》,综合报道我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景东林介绍,去年秋冬种,邢台市优质专用小麦增加。优质强筋小麦,全部按订单组织生产。全市今年优质强筋小麦示范区扩大到60万亩。
月25日新华社3月25日播发文字通稿《河北新河:风雨“情报”解农忧》,报道近年来,我市新河县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气象服务行动”,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大棚种植农户免费安装小气象仪,推广、使用达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60%以上。
月27日新华社3月27日播发文字通稿《乡村振兴|“新农人”成了“兴农人”》,报道我市任泽区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教学+线上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培训。去年以来,全区共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70多场次,培训高素质农民人,为致力于乡村振兴的‘新农人’源源不断注入新能量,让他们成为‘兴农人’。
月2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月22日《新闻直播间》播出《河北邢台太行东麓十里“画廊”桃花开》,报道我市信都区九龙峡景区,万亩山桃花竞相开放吸引众多游客。
月2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月23日《新闻直播间》播出《河北邢台两人爬山迷路消防紧急搜救》,报道我市消防部门紧急营救某景区迷路被困人员,经过近10小时的救援,2名被困人员脱困。
月2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月25日《新闻直播间》播出《河北邢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抗大号”大篷车驶入山村进行党史宣讲》,报道我市“抗大号”党史宣讲大篷车深入太行山区、偏远山村,为山区干部群众送上了党史宣讲活动。
月27日经济日报3月27日7版刊发《“退榜”倒逼邢台掀起“环保风暴”》和记者手记《改变的不只是空气》,深度报道我市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好蓝天保卫战。年,我市PM2.5平均浓度退出全国倒数十位。年初,我市在PM2.5平均浓度退出“倒十”的基础上提出新目标: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年退出全国倒数十位。
月22日新华社3月22日播发短视频《河北邢台:走进节水基地提高节水意识》,报道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在世界水日来临之际,我市经济开发区后楼下小学组织学生来到邢台市节水教育基地,开展“珍惜水、爱护水”主题教育活动。
月22日新华社3月22日播发组图《节水护水从小做起》,报道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我市襄都区逸夫小学开展“珍惜水爱护水”主题活动,通过讲解水知识、做水过滤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和习惯。
月25日新华社3月25日播发短视频《河北邢台:游园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感》,报道我市南和区把游园建设作为优化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建设38个游园,为市民提供了健身、休闲和游玩的空间,提高群众幸福感。
月25日新华社3月25日播发短视频《残疾人畅享冰雪乐》,报道日前,我市广宗县在特殊学校开展“关爱残疾人体验冰雪”活动,为特殊学生群体送上一份“冰雪大礼”,让他们亲身感受和体验到冰雪运动的无穷魅力和乐趣。
月27日新华社3月27日播发组图《戏剧日里学戏剧》,报道3月27日是世界戏剧日,我市内丘县大良村小学开展戏剧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学习戏剧知识、彩绘脸谱、学习戏剧表演等形式,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戏剧文化的魅力。
月22日人民日报客户端3月22日播发《河北邢台:春分至农事忙》,报道河北邢台:春分时节将至,我市任泽区农民抢抓农时开展春耕春管活动,田间地头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
月22日人民日报客户端3月22日播发《河北邢台:缅怀革命先烈开展党史教育》,报道3月20日,我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党员干部、退役军人来到位于南宫市的冀南烈士陵园,向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举办“学党史、强党性、抓落实、促发展”主题讲座,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奋进力量。
月22日人民日报客户端3月22日播发《沙河:“这堂校园党史课,让我受益匪浅”》,报道沙河市教育部门在全市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教育活动,回顾我党百年奋斗征程。
月25日人民日报客户端3月25日播发《营造更好营商环境河北威县力推“一业一证一码”改革》,报道为优化营商环境,让县域发展活力“迸发”,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威县率先开展“一业一证一码”改革。近年来,威县靠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当地实现了快速发展。
月25日人民日报客户端3月25日播发《河北广宗:“错季蔬菜”富农家》,报道我市广宗县积极引导农民种植大棚西红柿、黄瓜、甜瓜等错季果蔬,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经营管理模式,现如今,该县盐场村余座温室大棚的错季黄瓜成熟上市,供不应求,每棚年收益6-12万元,有力带动了当地农民脱贫增收。
月25日人民日报客户端3月25日播发《河北威县:数字文化惠民生》,报道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我市威县创新推出线上与线下互通的数字资源共享工程,群众既可以自主点单曲艺、舞蹈、美术、器乐、声乐等,还可以进行线上猜迷语、学唱戏曲、琴棋书画等数字文化体验。
月26日人民日报客户端3月26日播发《河北柏乡:看看人工降雨咋回事》,报道3月22日下午,我市柏乡县南关小学的学生们走进县气象局,通过参观观测场、气象台、人影炮弹等,近距离观察探测仪器,了解天气预报制作流程,从气象数据采集到预报产品发布的全过程。
月26日人民日报客户端3月26日播发《河北邢台:春暖乐游园》,报道阳春三月,各地气温开始回暖,我市的公园游园里,各种鲜花绽放,树木吐出新绿,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众多市民纷纷走出家门,到公园踏青赏景游玩,享受春日好时光。
月26日人民日报客户端3月26日播发《河北隆尧一位老党员收藏38年份《人民日报》》,报道我市隆尧县退休干部、76岁老党员韩炳发展示他收藏38年,共计份《人民日报》。
月26日人民日报客户端3月26日刊发《邢台:交警走街串巷亲授交通安全》,报道沙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组建了一支10余人的宣讲队。宣讲队通过“大喇叭”发出交通安全宣传“最强音”,分析农村事故多发的原因,精心制作了通俗易懂的“交通安全语音播报”,进一步增强了农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
月27日人民日报客户端3月27日刊发《河北临西:课后托管形式丰富》,报道为缓解“放学早、下班晚”导致部分家长接孩子难题,我市临西县第二完全小学以家长自愿报名、学生自主参加为前提,组建起书法、茶艺、足球、阅读等校园社团组织,每天课后,由教师指导带领孩子们开展活动。
月2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3月23日播出《河北南宫:南宫湖畔现众鸟翔集展和谐生态画卷》,报道初春时节,天气回暖,美丽的南宫湖畔成千上万只苍鹭、绿头鸭等候鸟翔集,市民们闲庭信步、三五成群欣赏美景,感受春天的气息。
月2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3月26日播出《河北巨鹿:万亩杏花迎春绽放》,报道近日,我市巨鹿县万亩杏花迎春绽放,吸引周边市民前来踏春赏花、拍照留念。
月2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3月28日播出《河北清河:人勤不负好时光春耕春管正当时》,报道清河县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组织调运各类农资。该县农资经销处提前备好了春耕需要的各种农资产品,方便农户选购。在清河县的农田、大棚里农户们忙着种植户萝卜、收割韭菜、为西红柿授粉,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
月28日经济日报客户端3月28日刊发《河北邢台市任泽区:科技赋能拓宽农民增收路》,报道我市任泽区积极引导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化合作社组织带动当地农户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广种植错季白菜、萝卜、花菜等十字花科类蔬菜,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月23日河北日报3月23日10版刊发《邢台开展“亩均论英雄”行动挖掘高质量发展潜力让要素资源向经济“高产田”集聚》,深度报道年2月,我市出台《关于开展“亩均论英雄”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赶超发展的意见》,首次明确把“亩均论英雄”改革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抓手。
月23日河北广播电视台3月23日《河北新闻联播》播出《3·23赶考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综合报道我市信都区的“抗大号”党史宣讲大篷车走进校园,给学生们讲述发生在太行山区的英雄抗战故事。
月23日河北广播电视台3月25日《河北新闻联播》播出《我省各地开展多种形式党史学习教育》,报道我市清河县开展“党史教育进校园”活动。在邢台清河县第二中学,老党员刘学磊深情讲述“清河第一个党支部成立”等红色故事,激发了学生们对先烈的崇敬和缅怀之情。
来源: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河北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河北广播电视台编辑:韩文洲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