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听说过南京的胡家花园(又名愚园),但也许不知道在宿迁沭阳县新河镇也有一个胡家花园,由两淮名士胡琏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园内两株老盆景,一株叫“卧牛望月”,距今已多年,另一株叫“二龙戏珠”,距今已多年。沭阳被誉为“东方花都”,追述其花木发展史,源起之地就是这座五百岁的胡家花园。地杰人灵,胡氏家族因“一门三进士”声名远播,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家族。
抗葡民族英雄胡琏胡琏,生于明成化五年(年),是沭阳县新河镇人,字重器,别号南津。他自幼聪颖好学、饱读诗书、秉承家学,工书法、善诗文,年轻时就名闻乡里,被当地人尊为诗坛之首,史书称其“聪颖嗜学,喜交文友,名噪一时”。明弘治十八年(年),胡琏乙丑科进士及第,出任南京刑部郎中,后调闽广二省兵备道。胡琏不仅是一位精通四书五经的学者,更是一位反击葡萄牙侵略者的民族英雄。
当时葡萄牙人盘据在东南沿海岛屿,仗其火器先进,经常肆意骚扰我沿海居民生产生活,无恶不作。胡琏以精锐之师,出其不意给海匪以沉重的打击,屡次获胜。他把缴获的西洋火器称其名为“佛郎机”,命明朝神机营进行改进和仿制其火器,名为“神机炮”,用于武装军队,对当时中国军械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借鉴作用。
后来征讨安南(今越南)时,朝廷不顾当时胡琏年事已高,决定再次起用,擢户部右侍郎、兼都察院佥都御史总督云贵二省粮饷,胡琏欣然领命,老当益壮,为国效力。
“一门三进士”告老还乡后,胡琏教授生徒甚众,邹守益、程文德等著名学者都是经他指点而成名。其子胡效才、孙子胡应嘉皆进士及第,儿子效忠、效谟、效诠,孙子应恩、应澄,也都闻名于当时。新河镇胡家因“一门三进士”声名远播。
明代文学家吴承恩是胡琏的外甥,他在为胡琏儿媳妇牛夫人七十寿辰写的《寿胡母牛老夫人七帙障词》中有一首“百字令”,盛赞了胡家门廷的高峻:“长淮南北,试问取、谁是名家居一?我舅津翁,人都道,当代檐廊柱石。”盛赞胡琏一门为“长淮名门第一”,后人将胡家花园誉为“淮海第一园”。
康熙帝师修《沭阳县志》清代顺治年间,胡氏家族又出了一位进士胡简敬。他20岁中举人,24岁时中进士,被钦选为庶吉士,不久升为国子监司业,主管教育,后调任吏部侍郎、翰林院侍读,康熙十年(年)冬因父亲病故回乡奔丧。康熙十二年春,沭阳知县张奇抱到任,请出胡简敬主持重修《沭阳县志》。他与博学能文之士一道收集资料,悉心编纂,为后人留下了一部康熙《沭阳县志》。
御赐盆景“卧牛望月”此时胡家花园传到了胡简敬手中,他对园子进行再次扩建,新植许多奇花异草。其中:“卧牛望月”盆景,据考证是全国年代最久远的地柏盆景之一,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为康熙皇帝赐予老师胡简敬带回,其渔网扣的盘扎技艺属中国盆景造型技术的巅峰之作。
盆景整体有较大云片60多个,每个云片有近40个菱形方孔,片片交映,孔孔相连,形似蜂窝,又如渔网。只要手指轻碰盆景某一处,就会全身晃动,所谓“一抖全身抖、一扔铜钱掉”;造型似卧牛,有头有尾,更奇特的是每逢月圆之时,在月光下形成卧牛回首望月之影,被世人称奇,十分难得;意深深远,勤勉孺子牛,世代福泽深。
沭派盆景的源起“二龙戏珠”清代嘉庆年间,胡氏后人又培育出“二龙戏珠”盆景。“二龙戏珠”盆景,最大特点是古、奇、祥。古,是历史悠久,已有近年历史,是沭派盆景最古老的源起。奇,是造型奇巧,二龙约2米多长、仅由一根树桩修剪而成,形态栩栩如生。祥,是寓意吉祥,鼓励后人发奋读书,跃龙门、登皇榜。
陈毅司令员备战宿北大战时,发现战火狼烟中竟有“哲人与植物共生共荣”的佳境,脱口而出“浪迹天涯烽火路,唯见沭地马前花”。曾担任淮海行署主任的李一氓同志到潼阳县新河区指导工作时,留下“胡家花园秀,淮海第一家”的诗句。
后来因战乱、年久失修等原因,胡家花园败落了。但是,爱花护花养花的传统在新河的胡氏族人中一直延续着,“卧牛望月”“二龙戏珠”两株盆景也一直得到胡家人的精心呵护,至今仍生机勃勃。
20世纪80年代,新河镇的养花人开始把自己培植的花木推向市场并尝到了甜头,逐渐带动了越来越多的沭阳人种花养花卖花。如今,沭阳是全国闻名的花木之乡。年底,全县花木种植总面积55万亩,有近30万人从事花木生产和销售工作。
沭阳花木博物馆
为弘扬沭阳的花木文化,打造花木旅游的新景点,沭阳县委、县政府启动了胡家花园重建工程。年5月1日,胡家花园整修一新,正式对外开放。花园总占地面积2.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采用徽派传统合院形式,两路三进布局,包含了三进堂、南津书院、洗砚亭、戏台、听雨轩、揽月楼、花神堂等,颇具园林风格。
(沭阳县地方志办公室供稿)
往期精彩回顾
01.战争,大运河的最早使命
02.自古江苏多才俊,而今院士拔头筹
03.诺奖获得者赛珍珠:视江苏为故乡
04.清朝民众为何忘不了这个江苏主官
话说苏州
05.兴国寺古塔,塔尖儿去哪了?
话说江阴
06.清末湖田案的利益冲突,看曾国藩如何化解
07.《茉莉花》的故乡到底在哪?
08.震后11年·新绵竹: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09.流淌千年的进香河真的消失了吗?
10.四月份江苏的“世界之最”“全国第一”来了,请收好!
征稿启事征稿文章以弘扬传统文化、宣传省情地情、展示地域风貌、讲述江苏故事为主。来稿一经采用,即根据相关规定支付稿酬。
文章字数在~字,配相关图片。优先使用配音频、视频的稿件。文章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等以便联系。
投稿邮箱:jssdfzwxx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