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乘坐路公交
本车由杭州开往南京,途经温岭和缙云
车辆起步,请坐稳扶好
/第一站/
“信访校友”的次日访谈
——与章姿学姐和舒灵超学长对话
年7月13日上午,信访校友走访小队乘坐商务专线来到恒生大厦。队伍兵分两路开始了今日的采访,此小组将对章姿与舒灵超学长进行访谈。
与章姿学姐的对话:
初次碰面,学姐热情地为队员购买了饮料,在这融洽氛围中,队员们开始了访谈。章姿学姐浅谈了她的大学经历,其间有趣的事是,当时环宇楼名非为环宇,在征集命名时,章姿学姐取名环宇楼。学姐告诉队员,在她面试完恒生的当天下午,便拿到了offer,学姐还谈到了恒生对本科生的集训的三个过程。最后队员们总结了章姿学姐分享的几点经验:只有集中精力做事才能快速成长;要在坚持的基础上去找寻更好的办法。
与舒灵超学长的对话:
午过时分,就完午餐的舒灵超学长急匆匆地来到星巴克店与队员们会面。很快,队员们便与学长展开了谈话。谈话期间,学长着重强调了大学实习与实际工作的差异,即工作中要提高工作效率,又要快又要好,还需要有团队协作的精神,要善于及时向领导反馈工作进度。值得一提的是,舒灵超学长最近刚回过母校,他说:“母校,毕竟改了名,走去看看。”
校友们表示队员们的来访勾起了他们对在计量度过的四年难忘美好大学时光的回忆。校友们讲述了他们的工作历程并分享了他们的工作经验,以一个前辈的身份为计量学子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要扎实功课取得好的成绩,课余时间可以多考一些证书来为自己加分,毕业前的实习经历必不可少等。
杭州,到了
下一站,温岭
/第二站/
水库清凉行
年7月13日上午,中国计量大学“互联网+”美丽浙江,五水共治实践队来到了温岭市新河镇长屿水库,长屿水库以供水为主,兼顾防洪,并且包含长屿自来水厂农村供水工程。
实践队队员们在长屿水库负责人李卓清师傅的带领下参观了水库和供水工程,李师傅向队员们介绍了水库日常的的运转机制,以及供水工程处理水库引入水的基本流程。水库与供水工程以水质一体化净水处理器相连,净水处理器运用化学药品过滤出水中的悬浮物,净水效率达到每小时60吨。在随后的采访中,李师傅提到,温岭市各个水库之间都有连接网道来防范旱期,这为温岭的持续供水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平时工作人员对长屿水库一天巡查一次,由此可见,长屿水库的正常运作和水质的高质量保证离不开工作人员细心的操作与严谨的检查。
古语有云:“水,万物之本源也。”水库的正常运作保证了民众的健康用水,优质的水源更是为实现“美丽浙江”奠定了基础。中国计量大学“互联网+”实践队的水库之行收获的不仅仅是对长屿水库的了解,更有明白了优质之水与科学的供水对“五水共治”的重要性。此次参观采访活动亦是彰显了队员们“明辨笃实”的精神品质,呈现了“美丽浙江”的一片大好前景。
温岭,到了
下一站,缙云
/第三站/
哥哥你把我卖掉吧
7月13日上午,同学们在中国计量大学城北阳光队伍的组织下先后进行了英语游戏课,国学鉴赏课,室外篮球课。对于游戏同学们是一如既往地有干劲但对于篮球却是有一小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其中,老师只好将游戏环节带入课堂,这让同学们顿时精神倍增。国学鉴赏课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同学们和老师一同抄写三字经,朗诵以及背诵各类相关古代作品。同学们在最后被通知下午的目的地是黄龙山景区的时候,高兴得合不拢嘴。
当日下午,学生们早早来到学校排好队前往黄龙山景区,为了让同学们体验高新技术,对未来展开憧憬,队员们直接带领同学们去往“太空技术带”。孩子们对黄龙景区中巨大的蔬菜充满着好奇心并且不断向队员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无论是正常的科学问题还是突然的搞怪问题,队员们都在耐心的为队员们解读着,一路上,学生们以摘花配戴在队员们头上为乐,同时还不断要求与队员合影,这让队员们体会到和同学的关系更加亲切。
“哥哥,我们去买跑车吧,你就可以带我去很远的地方玩了。”“可是哥哥没钱啊。”“那哥哥你把我卖掉吧。”“那哥哥怎么带你去很远的地方啊?”“我再偷偷跑出来不就好了。”这段天真好笑的对话却让队员内心一暖,又平添了几分干劲,看来同学们已经完完全全接受了大家的存在,并且实实在在地喜欢上了队员们。这也无不见证着队员们一天天的辛勤付出。
作为一个普通的孩子,有的不仅是对科学的渴望,这片景区中的欢乐营地也深深地吸引住了同学们。为了不打消同学们极高的兴致,队员们拖着疲惫的身子追随者同学玩乐于显然相对狭小的娱乐设施中。小小的游乐场,到处是他们玩乐的身影。孩子们的世界是简单、快乐的,一个玩具、一份陪伴,就能够换来他们的欢声笑语。
缙云,到了
下一站,南京
/第四站/
抗战英雄,永垂不朽
——南京探索小队参观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中国计量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南京探索小队今天前往了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这是一个坐落在城市边缘的博物馆,冷清的街道还是难以覆盖红色的光芒。走进一个小巷子可以看到一面墙上硕大的国旗和极具代表性的抗战头盔,在此队伍开始了南京此行的最后一站。
沿着一路记载着抗战信息的资料,小队走到三楼的纪念馆,一上楼就能看到“记住他们,记住历史”以及抗日战争中部分英雄的照片,由于是民办博物馆,面积不是很大,但是这里陈列了很多关于抗战的藏书,以及各类抗日战争遗留的物品还有知名人士为此博物馆的题字。其中最震撼是一面墙上展览的很多抗日战争老兵的手印以及留言。据了解,该博物馆是江苏省第一座反映南京人民抗日战争的民间专题博物馆,里面的藏品和书籍都是馆长吴先斌先生四处奔波收集而来的,为了获得史料,散尽万金而不惜,历经坎坷亦无悔,曾有香港媒体报道,称该博物馆为“一个人的博物馆”。
小队在馆内了解到一个关于寻找抗战老兵的计划——“勋章计划”,队伍正在联系该计划相关负责人,有意提供帮助。
下一站,未完待续
你有什么暑期实践故事要分享给我们吗?
#1#
邮箱投稿
邮件投稿至邮箱cjluxxgcxyw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