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四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崇明区结合本区农村党员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崇明区关于加强本区农村党员“四史”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专题部署、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为农村党员精心制作“四史”学习教育大餐,切实加强农村党员“四史”学习教育。
一、精挑细选,打造“优质食材”
结合农村党员学习需求,积极创新学习教育的载体和形式,采取农村党员喜闻乐见、生动鲜活、浅显易懂的方式,整合“四史”学习教育各类资源,切实增强学习教育的吸引力。一是推出有滋有味的“音频党课”。各乡镇注重将“四史”小知识、小故事录制成简短的“音频”,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推送,方便农村党员可以“听音学史”。让学习教育既入耳、更入心。
新村乡党委推出“读诗悟史”系列
建设镇党委推出“音为初心”系列
竖新镇党委推出“‘史’于初心”系列
港沿镇党委推出“用崇明方言讲‘四史’”系列
长兴镇党委推出“初心悦读”系列
二是编排有趣有料的“情景党课”。结合本地区独特发展历史或抗疫工作中的先进事迹,编排“四史”主题文艺作品,让学习教育更生动、更鲜活。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编排了以“平凡英雄”为主题的情景剧,生动再现抗击疫情中的感人事迹,让农村党员在观剧中接受沉浸式精神洗礼。三星镇党委充分挖掘以西沙田革命、已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朱显谟等为代表的历史故事和典型人物,精心编排《海棠花开》舞台剧,将本地海棠文化与“四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合。三是开展有声有色的“实景党课”。充分利用上海及本区的优质红色资源,组织农村党员到革命遗址遗迹、纪念场馆开展红色寻访活动,增强学习实效。城桥镇党委通过挖掘区域内红色资源,推出一批“城载‘四史’路、桥通核心镇”实景党课教学点,为农村党员缅怀革命历史、感受城桥建设步伐、激发爱党爱国热情提供实地学习资源;新河镇党委以“回眸·铭记”为主题,开展本镇红色历史文化寻访活动,分批组织农村党员到解放崇明岛登陆纪念碑、新河烈士馆开展参观、追思活动,实地接受“四史”学习教育。
二、新鲜直送,实现“配送到家”
结合本区农村地域范围较大、农民居住相对分散的实际情况,“送学”进农村、进网格、进家庭,引导农村党员就近就便开展学习。一是打造“家门口的讲堂”。用好“叶脉工程”网格党群服务点这一有效平台,在各服务点开通党员远程教育平台、摆放“四史”学习教育书籍和“崇明红色地图”,并推动更多学习教育资源和内容下沉基层、落到网格,让农村党员在“家门口”就能参加学习。
庙镇党委在网格党群服务点开展“四史”主题“板凳课堂”,组织农村党员利用茶余饭后的时间收听“四史”音频故事、诵读“四史”书目、参与“四史”讨论等,受到农村党员的普遍欢迎。二是开展“一对一微讲堂”。对卧病在床、行动不便的党员“结对助学”、“送课上门”,对外出务工或求学、暂时无法转接组织关系的党员实行“远程督学”、假日补课等,确保学习教育“不漏掉一个党员”。
港西镇党委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党员送书到家、送学上门、送教入心,在陪同学习过程中做到“贴心、耐心、热心”,即贴心朗读内容、耐心解答疑问、热心关照生活。中兴镇党委“点对点”对接外出务工党员,定期向他们推送“兴印”视频党课和“兴语”音频党课,为他们学习提供便利。三是开设“‘四史’空中讲堂”。依托村级广播、“田间小喇叭”等平台,用崇明话播放“四史”知识,让“四史”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绿华镇党委在“绿华之声”广播台开设“四史”学习教育专栏,每天早中晚三个时段播放“四史”小故事,让农村党员可以更加方便地学习“四史”知识。向化镇党委推出“百名党员读百年党史”活动,通过“田间小喇叭”进行广播,让农村党员用自己的话讲党史,更易于被广大党员、群众接受。
三、注重融入,更好“促进消化”
以“花博先锋行动”为载体,以星级党员家庭创评工作为抓手,将“四史”学习教育融入当前重点工作,确保学习教育落实落地、取得实效。
一是与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相结合。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四史”学习教育范畴,引导广大农村党员通过学史明责、知史担责,带头行动并指导周边群众认真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陈家镇党委依托党建“叶脉工程”实行垃圾分类区域包干,党员、干部带头认领责任区,并开展常态化入户宣传和检查指导,确保全镇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参与率达到98%以上、正确投放率达到95%以上。二是与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相结合。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联合向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发出倡议,号召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以正确导向和行为示范带动广大群众转观念、破旧俗、立新风。横沙乡党委将落实移风易俗相关要求作为检验“四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依据,今年以来,29户办丧事的党员家庭全部落实丧事简办要求,比例达到%。三是与推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相结合。将创城攻坚列入“四史”学习教育任务清单,号召全体党员争做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的引领者、示范者、实践者,坚决夺取创城攻坚战的最终胜利。堡镇党委指导各村居分别组建了以党员志愿者为骨干的“风行突击固文明”专项行动队,通过定期组织开展环境集中整治,大力改善镇容镇貌,不断提振创城士气。四是与推动“迎花博、治五棚”工作相结合。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在学史悟史中不断坚定生态发展信心,积极参与“迎花博、治五棚”工作,带头开展五棚整治、美化人居环境,截至6月底,全区五棚整治平均完成率达到81%,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正用迅速有力的实际行动,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和年花博会增光添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