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的年味丨东莞过年习俗的影像记录

nian

wei

▲年春节期间,道滘镇一户人家在准备过年“年货”张村城摄

▲几位阿姨忙着制作炒米饼,以便过年时品尝刘松泰摄

“过年前,我们要动手做很多年货,例如炒米饼、碌堆、糖环、油角、松糕、鱼笼……除了用来拜年拜节,这些还是自家的过年零食,囤着这些年货可以一直吃到清明节。”家住麻涌镇漳澎村,现已60多岁的杜婆婆,她的讲述仿佛把人带回旧日时光。

▲春节是亲人团聚、热闹喜庆的日子,看花灯也是许多东莞人过年的一个必备选项。图为年春节时中心广场摆放的花灯郑志波摄

▲过年需要准备好多的年货,而买上一副应景的对联是很多家庭的必选。图为年春节时石龙镇卖春联的老街景象徐灵俊摄

杜婆婆说起这些,脸上的皱纹随之展开,露出孩童盼望过年的喜悦表情。如果再细问,杜婆婆可以清楚地告诉你,每一种年货的手工制作方法。那时候过年,孩子们最期待能吃到很多手工年货。随着时代的变迁,一方面,各式传统年货可以在市场年货一条街上买到,在那里,老人现场手制的年货仍最受欢迎。另一方面,很多年轻人还会通过互联网买到世界各地的特产、年货。

▲“卖懒”是东莞好多地方的一个过年习俗,意为把身上的懒惰卖掉,孩子来年就会变得更加勤快。图为年茶山镇“卖懒”岁时风俗活动上,小孩领取“大吉”陈永辉摄

▲年茶山镇“卖懒”岁时风俗活动上,小孩领取“红鸡蛋”(小孩要送给家中长辈食用,意义卖出了懒惰)陈永辉摄

在那个以农耕为主的年代,村民“昼出耘田夜织麻”,大多生活物质供给都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勤快的村民对自己孩子的最基本期望也是“勤快”。“卖懒”这一过年习俗便是村民这一期望的体现。

每年年终的最后一天——年三十,是“卖懒”的日子。在东莞水乡,家家户户有孩子的人家都会让孩子去河边“卖懒”。“卖懒”意为把身上的懒惰卖掉,孩子来年就会变得更加勤快。

杜婆婆的女儿小桥,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卖懒”的场景。对于小孩子来说,非常乐于去河边“卖懒”。年三十那天,整条村的孩子都会聚集到河边“卖懒”,同伴之间嬉闹玩耍,看着各人用稻草制作的小船随着河水缓缓流走。在草船流走之前,船上用来“卖懒”的熟鸡蛋最终也是落到孩子们的口中……

▲每逢过年,东莞很多镇街都会安排一系列的文艺节目,为市民送上文化大餐。图为年道滘春节粤剧表演吸引了众多市民观看张村城摄

▲春节期间,年夜饭、开年饭、拜年、走亲戚讨压岁钱、吃元宵等过年习俗至今没有变。图为年一家东莞公司的年饭聚餐程永强摄

随着时代的变迁,像年三十“卖懒”这样的过年习俗或许已渐渐被淡忘。但“年二八,洗邋遢”,还有年夜饭、开年饭、拜年、走亲戚、回娘家、讨压岁钱、吃元宵等过年习俗至今没有变。

▲南社古村的年味谢焕标摄

▲春节期间,传统的舞狮活动伴随着欢乐的锣鼓,出现在东莞各地。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欢乐气氛蓝业佐摄

现在,春节是亲人团聚、热闹喜庆,也是祈福感恩的日子。在东莞过春节,你不会觉得无聊。因为各公益场馆开放,而且奉上丰富的节目。还有各种集市,春节前,你可以逛花市;春节时,你可以看花灯。加上,全市各大公园免费开放,最受欢迎的要数旗峰公园,你会看到很多家庭扶老携幼一起“行山”,寓意“新年行大运”,很多市民会顺便带回一个小风车,寓意“时来运转”。

▲上世纪90年代初,莞城新河北路迎春花市陈锦波供图

▲上世纪90年代洪梅春节醒狮大游行洪梅供图

▲年,市行政中心广场的花灯呈现一片喜庆气氛

▲每年春节,你会看到很多家庭扶老携幼一起“行山”,寓意“新年行大运”,很多市民会顺便带回一个小风车,寓意“时来运转”郑家雄摄

总之,把家安在东莞,只要你心中有爱,永葆童趣,这座城市海纳百川,会给你不变的年味,和如同家一般的温暖。

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年味和家的温暖。

文字:赵海霞

编辑:蓝业佐

统筹:张洪波张村城

-TheEnd-

点击以下关键词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hexianzx.com/xhxtc/76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