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的新河城门已不在原址
新河原来有城池时开有东西二门,城池附近的村落也就以此叫做“东门村”、“西门村”。如今,“新河”只做作为街道名称存在着,行政却一分为二:东半条街属东门村,西半条街属西门村,东西门村的人们习惯称之为“新河街上”(“街”在本地方言里读如“改”)。 新河盆地的东南方向是焉支山,从焉支山西北麓到新河盆地之间,有许多行洪后形成的天然河道,新河地名的由来地方志并无记载,大概与这些河道有关。俱往矣……如今,东出新河街道约五百米,有一条沥青铺就的县级公路将这条昔日的大道无情斩断,当地人西去县城或东往峡口、丰城堡,大都走这条沥青公路或附近的国道。 而新河街道往西,旧日的大路已被改造成了村镇公路。那条被县级公路斩断的大道,虽失去了昔日的繁忙,却也并未就此消失——那些抄近道去北部长城边放羊的、在七里墩滩开垦种植、割草的、去青羊口会北山里的蒙古亲家的人们,还时常踏上这条崎岖的旧日大道……新河七里墩旁的放羊人
从七里墩沿古道东行,经过一座不知年代的很大的古城鄣,城鄣的里面还有一座显然被盗挖过的古墓……它的东面不远处,即阜昌堡。阜昌堡,明清时代行走河西走廊的古人笔记中辄有提及。无人机视角下才看到阜昌堡附近竟然有那么多的古代城鄣及附属建筑物!(从下往上依次是圆形的涝池、烽火台、阜昌堡、及两座古代列鄣……图片方位:下南上北)。年拍的阜昌堡堡墙东北角残墙,其形状呈"乁"形,另还可见到西北角残立的一点墩形的残墙。年拍摄时,"乁"形已坍塌成"一"形。(这两张从南往北视角,地平线上是龙首山)阜昌堡东北角残墙(左)与烽火台。(从北往南的视角,背后是焉支山)。阜昌堡烽火台与东面山冈上的林家山墩——墩的东边五里,就是丰城堡……(拍摄角度:从西往东)荒草古道无人烟,阜昌堡墩空对月。(拍摄角度:从西往东)从阜昌堡开车沿着甘凉/酒泉古道东行往丰城堡,远处的那座五里墩几乎一直在视野里。翻过两座小山丘,眼前乍然现出如此恬淡怡然的景色就想到它或许也会带给走此道的古人一些欣慰吧……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唐·岑参《过燕支寄杜位》林家山墩的南边,小丘阜上一座坍塌严重的烽燧与林家山墩遥相呼应……在林家山上远眺东边五里外的丰城堡丰城堡残垣更多陈淮作品:
《西部大地探访系列丛书》
所有上列图书均由作者承付邮运费用并可要求作者签名需要西部大地探访系列丛书的朋友请扫:陈淮
自由撰稿人,人文地理摄影师。研究、探索河西走廊历史文化近二十年。
自年以来,开始在国内发表山丹长城图片及文章。是研究河西走廊及山丹长城方面资深,权威的专家。
曾为台湾《大地》《探索》人文地理杂志撰稿十多年。另有香港《中国旅游》、国内《中国国家地理》《时尚旅游》《炎黄地理》《华夏地理》等期刊撰稿。开始在国内发表山丹长城,已出版有《河西走廊》《山丹长城》《大漠孤烟阿拉善》《黄河远上》《黄土高原纪行》等著作。
目前在河西走廊中部的山丹县长城口投资建有一个集文化传播、休闲度假、深度旅游的文化产业。专为喜爱长城文化及户外运动的国内外人士提供专业文化导游、及宣传介绍。并可提供自助食宿、野营、交通方便。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