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去台湾旅游,普宁的景点美食你都玩遍

击上方“普宁风情网”   

方方同志是洪阳镇西村人,青少年时期就追求真理,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年“五四”运动时任普宁学生会会长,年春转为0党员,历任0潮安县支部书记、普宁县委书记、汕头市委书记、福建省上杭中心县委书记、闽粤赣边区省委职工委书记、福建省委宣传部长兼武装部部长、南方工委书记、0中央香港分局书记、华南分局书记等职。解放后,任0华南分局第三书记、广东省人政府第一副主席、0中央-部副部长、中侨委党组书记、副主任、全国侨联副主席等职务。曾当选为党的七大、八大代表和第一、二、三届人国人大代表,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文革”期间,方方同志受到残酷-,年9月含冤去世。年3月党中央为方方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补开追悼会。

  

在方方同志的家乡——普宁市洪阳镇建“方方纪念馆”,是普宁万人民和广大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的夙愿,也是广大0员和老同志的热切要求。原国家主席-同志生前为“方方纪念馆”题写馆名,原国家副主席-生前也为“方方同志塑像”题名。馆内的展品有方方同志革命活动的情况介绍、照片、实物共多件。展品陈列共分六个部分:一是少怀中华凌云志。概述方方同志在潮汕地区领导革命斗争的情况;二是崛起闽西有俊声。介绍方方同志奉调闽西后,力挽狂澜,领导闽西革命的英勇事迹;三是抗日反顽智勇全。介绍方方同志任0闽粤赣边区省委职工书记时的建树;四是擎起南国一方天。介绍方方同志大力开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人民武装的卓越贡献;五是侨务风范炳千秋。概述了方方同志作为我国侨务活动的卓越领导人,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作了大量工作,彪炳千秋;六是英名不朽史流芳。展示了人们对方方同志的尊敬和怀念,其光辉业绩永远铭刻在广大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心中。

  

方方纪念馆于年10月1日开馆接待来宾,成为普宁市的又一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灵汇泉

灵汇泉在普宁故城洪阳镇东北方向、离城约10里的雨堂村,有一古井,井泉源远流长,泉水涓涓,经冬不涸,久旱不竭,有明清两朝,每逢大旱,县官必来此祷雨,以求上天怜悯乡民之苦,降甘露救民于旱灾之中。

清·乾隆七年()春旱,知县萧麟趾循例前往雨堂村求雨,或许天公作美,知县祷雨之后,当天中午就下起大雨来。欣喜之余,萧麟趾就把古井命名为“灵汇泉”,并广为宣扬,又立石勒碑,亲题“灵汇泉”三个大字刻石立于井旁,又竖一通长方形石碑,上刻萧麟趾撰并书的《灵汇泉记》一文,记述“灵汇泉”的由来。碑刻、古井于今尚在,保存完好。井台方形,素面石,边长4米,井深3.8米,泉清澈见底,时见小鱼虾游戏于水面蟹垫居于井底。泉水入口甘甜,相传清皇帝乾隆下江南时,曾造访过此井,对泉水的甘甜赞不绝口。泉水仍供村民饮用,旁边有一清雍正年间建造的祈雨亭一座,有联云:登灵山逍遥天界,临雨堂普济万方。

灵汇泉,又称灵汇甘泉,是乾隆至民国年间,普宁古“八景”之一,现在依然是一个游访的好去处。

6、华严寺

华严寺,位于洪阳镇之北5.5公里,水吼村北侧洪山山颠米高处,在乾隆至民国期间号称“洪寺幽探”为普宁古“八景”之一。

华严寺前围墙环绕,寺门额书“华严寺”三个大字,入门院宇之上大书“普宁慧花岩”五字,门额也书“华严寺”三字。天井之上便是大殿,正中供奉佛界三圣佛像,中间是娑婆世界释迦牟尼如来,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如来,右侧为极乐世界阿弥陀如来,释迦之前为笑口常开、大肚能容之弥勒佛,两旁为法相庄严的0神韦驮与关羽伽蓝(即关公,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觊在玉泉建精舍,称见到关公。后世佛据此传说,便把关公列入0伽蓝之一供奉。弥勒佛一般供于前殿,此寺无前殿,故供于释迦座前),两侧旁殿供达摩与大颠祖师(达摩为禅宗初祖,大颠为达摩九代法孙),两旁侧十八罗汉,还有将供奉于后殿之准提观音菩萨翕暂置旁座,宋桃花公主的想像塑身,银枪白马,亦置准提观音菩萨龛侧。

华严寺外有一古井,以长方形石条纵横架起成一方井,旁有一洼池,泉自井中涌起,由方形石条隙中溢注洼池供饮用。井之年代久,而泉亦长流不息,相传此泉通数里外雨堂村之“灵汇甘泉”,且井位处高余米之山颠,实是奇观。另山顶还有古塔遗存基石,以及清广东水师提督方耀游踪,镌刻志于山顶大石上。整个洪山,慧花岩最为高峻,而寺周古木参天,意景通幽,寺景与风景配合,诚一游览胜地。

7、云石岩

云石岩在月窟管理区云石岩山,海拔米,诸山环翠,古枫飞丹,中间一峰飞来直插云霄。云石岩建于半山,岩下石阶铺至山下共级,古称“云石樵径”,上岩必沿石径拾级以登。游客必沿此石径一步一级而上下。岩后怪石嶙峋,林荫蔽日,数声鸟语伴花香,通幽曲径别生妍,更有淙淙泉声响石腹,阵阵清风送荫凉,令人顿生“石径有尘风自扫,桃源无俗月常来”之感。有龙跃虎踞之势,直欲凌云而上,泉于石罅间流出,擅一方山林泉石之奇。

寺门上“云石岩”三字为乾隆十一年()书,前座为藏经楼、楼后有一秘泉称“云泉”,源源涌出,是泡功夫茶的上乘之水。攀登石壁上梯台为大殿,上下梯台有两侧厢。其石构筑小楼高临石上。前庭左侧一石塔墓,系乾隆九年()重修。岩中台阁与林木掩映,耸峻奇特。游客有“坐石看云起,倚石待云归”之句,写览云石之胜。今增建山门、喷池等,登山石级改为水泥路面,让汽车直达山门。年列为普宁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宝龙寺

普宁市大南山镇益岭村西南侧,“佛仔坐斗”之幽境的宝龙寺,创自清末宣统年间,年以来重修,宏伟壮观。它距流沙市区5公里,流(沙)前(埔)公路寺前贯穿而过,交通便利,成为礼佛、游历的热点。年11月获登记开放。

  

寺始建于宣统年间(—)由郑真亮大师(后人尊称为师公)倡建,并修行于此,他自称为“汕头里洋外人”故也被称为“汕头公”,是位虔诚有为、德高望重的佛教居士。

  

该寺后因时局变迁,僧众星散。又因岁月沧桑及人为因素,原寺内建筑物仅存残墙断瓦。改革开放后,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居士陈汉辉于年春,得到有关部门批准,作为古刹重兴人,集资复建宝龙寺。该寺建筑面积约3千平方米,辟山筑宇,气势恢宏,坐东北向西南,已建成了天王殿、师公殿、大雄宝殿、钟楼、鼓楼、观音阁、地藏阁、功德堂、客堂、芳名长廊、多平方米放生池及其露天滴水观音(高约3米,泥塑)、4层半共1平方米的综合大楼(年六月初八竣工)、凉亭、长3公里水泥公路(年竣工)。(1年农历八月又在西侧峻工余平方米莲池海会堂)等等。

  

寺处风水宝地,阜岗群抱,背倚巍秀屏障,前有清雅宝莲池(放生池)、“穿天蜡烛”、“佛仔坐斗”、“狮象捍门”、“罗星挡水”胜景,东南面“文峰”耸峙。周围奇花异草,郁馥芳香,松柏凝翠,四季如春,妙处天成。真是风光灵秀圣地,更是香客游人礼佛、览胜、陶情的好去处。

9、马嘶岩寺

马嘶岩寺,创于唐朝中期。位于普宁市池尾街道西部马山东麓。寺宇为主座配左右两侧厢房,双凤朝凰式结构,占地约平方米,寺院坐北朝南,背靠狮山主峰,面临深涧;周围老树参差,古藤高持,穿云蔽日,鸟语花香;寺后千年古榕,冠若巨伞,覆盖主座大雄宝殿屋顶,根部神奇地露凸盘旋,宛若群龙护驾;寺前深涧皆若蹲若立的巨石,迭垒起伏,形似僧众聆听佛法;群石下,有深不见底神秘莫测的“无底洞”;寺左侧有状台骏马巨石,谓之“石马嘶风”;寺右旁有深邃狭谷,清泉于巨石下涓涓流出,源源注入僧厨,革冽清甜,称之为“洗钵流泉”。伫立寺前,远眺前方,大南山望天石似通天梯,小北山铁峰拱绕如屏;近观岩壑之下,后山水库浮光曜金,山青水秀,令人心旷神怡。古往今来,马嘶岩寺沐日月精华,凝山川秀色,幽静清雅,蔚为壮观,是佛圣地与揽胜之处。寺院左侧,有岩如骏马嘶内,庄严雄伟,因而得名“马嘶岩寺”。

10、百二丘田

大南山百二丘田,藏莲寺

藏莲寺,原名佰贰丘田庵,创建于明朝隆庆4年(公元年),距今已有多年历史。座落于普宁市大南山镇灰寨村寨后山,距流沙市区8公里,交通方便。1年秋,被普宁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合法宗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民国初期称藏莲居士林,初创的庵堂,石屋一间,构筑简陋,开创者住于庵后独角麒麟大石下的石洞。清同治年间,有一惠来县严姓人氏住庵,扩建为石屋3间。民国初期,有石头圩商人陈竹头(占陇镇石港人)热心善事,将庵改建成一厅二房,并定名为“藏莲居士林”。

自年以来,寺院先后改建新建了慈悲娘殿、三圣殿、地藏阁、珍秀阁、半天娘殿、南天门伯公宫,以及放生池、滴水观音、芝琴亭、万寿钟亭、综合大楼等众多硬件建设,也配套了交通、能源、通信、服务等的软件建设,使寺院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批新的发展项目将按总体规划,精心组织实施,千方百计把藏莲寺建设得更加美好。

古寺地处“生态公益林保护区”和“三坑水资源保护区”,背靠崎岭头,面对铁山峰,龙盘虎距,狮象朝拱,钟山鼓山对峙,巨石天然,石洞幽深;清泉涓涓,曲径幽幽,山松谷竹,桃红李素,四时山花烂漫,处处佳果硕累。风景佰贰丘田庵里建有慈悲娘殿、三圣殿、地藏阁、珍秀阁、半天娘殿、南天门伯公宫,以及放生池、滴水观音、芝琴亭、万寿钟亭、综合大楼等。

11、盘龙阁寺

盘龙阁是名闻国内外的佛教圣地,历史悠久的盘龙阁古庙就在这里。庙宇始建于清光绪(—)初期,规模不小,是观音菩萨和元天上帝显圣道场。据清《普宁县志》载,这里有“六山十八景”:“盘龙山、虎山、象山、狮山、龟山、鹰山,绿水浮舟,龙阁云海、佛阁龙泉、鲤跃龙门、仙人萍踪、百鸟朝阳、杜鹃泣月、雄狮衔啼、蟾蜍望月、仙湖彩虹、跑象驮日、元天卜褂、龙泉琴声、金鸡报晓、涅盘洞、晨钟石、暮鼓石、回头狮。”年省、市政府和省宗教局批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佛教活动场所。

位于广东普宁市流沙西南面约20公里的梅林镇辖区内,方圆4平方公里。它既是粤东十方名刹之一,又是重点旅游景区。2年10月17日(农历九月十二日)重建落成开光。

盘龙阁原来分上庵和下庵,前后占地4平方公里,经不断建设,如今上下庵的房子已连成一片。整个工程除了山体维持,道路建筑外,还新建了上庵的盘龙阁寺大厅、大雄宝殿、藏经楼、观音阁、地藏阁、廊庑等。又新建了将军亭、观音亭、如音亭、拱辰亭4个亭。在东南面,前几年又建了一处宫殿式的“园通庵”建筑群。全庵都是宫殿式杉桁石砖水泥琉璃瓦的建筑结构,规模宏伟,气势非凡。其中单超过两人高的铁或石镂空造型精美别致的“盘龙阁寺万年宝鼎”就有八个,实为少见。同时还在山顶上新建了三层多高的“千佛塔”,站在塔旁,不仅可以居高临下看到山下各处的梵宇僧室,与松柏上下其间,还可以眺望梅林镇崭新的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

在盘龙阁上下庵之间,绿树丛中,潺潺泉水边,新建了四栋二至五层高很长的楼房,楼房内有普宁市佛教协会办公室、活动室、大厨房、大餐厅,和可以容纳人的大宾馆,专门接待国内外八方香客和游人居住。在绿树下,到处十分清洁,空气清新,又有亭台石凳供人憩息。每逢夏天雨后天晴之际,坐在山边石上,鸟雀鸣于树上,蜂蝶舞于花间。耳听沸沸汩汩的泉声,眼观曲折清新的泉流,使人烦恼顿消,心旷神怡,其乐悠悠,实为旅游度假之胜地。

盘龙阁乃粤东地区建筑面积最广阔的建筑群的寺庙,也是最多僧尼的寺庙。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参观后赞叹不已,誉其为“南方五台山”。

(文章由普宁风情网(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最专业
北京治疗白癜风三甲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hexianzx.com/xhxtc/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