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县属于山东省滨州市,位于山东省最北部,濒临渤海,毗邻河北,是京津塘和山东半岛两大经济区的交汇点,素有“山东北大门”、“冀鲁枢纽”、“齐燕要塞”和滨州“桥头堡”之称。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蓝色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叠加区。全县版图面积平方公里,海岸线75公里,辖9镇2街道,个行政村,43万人。
贝壳堤岛与湿地生态旅游区位于无棣的最北部、渤海湾西南岸,有“山东北极点”之称。
在古黄河的早期叶瓣上,有两条贝壳堤。
第一条贝壳堤从大口河经汪子岛、赵砂子、套儿河、东砂子,入沾化县界,长20余公里,位于现代平均高潮线以上,由50多个不连续的新月型贝壳堤组成;
第二条贝壳堤位于洲间洼地和三角洲陆上平原内。从邢家山子经黄柏岭、马山子至杨家庄子。沿其延伸方向在秦口河东岸西山后村出现,经久山村,过徒骇河后,被埋于现代黄河三角洲之下。大河迁徙,河道废弃,陆源物质供应几乎断绝,海蚀变小,底质有碳酸钙和其他营养,贝类大量繁殖;河道废弃,失去河水动力、海水动力,再经春、秋东北大风,将贝壳从浅海和潮间带卷积到高潮线以上,于是一道自然界的奇观就这样形成了。
而对于出海作业的渔民来说,贝壳堤则是一道天然的航标,在遥远的海里,渔民远远地看到,这条黄绿交织的堤坝,就如同看到了温暖的家园。
走上贝壳地毯,海风裹挟着腥味,脚踩在由沙石和细碎的贝壳组成的堤,放眼望去是辽阔的海平面,近观脚下,鹅黄色的海岸线上满是颜色、花纹各异的贝壳。捡贝壳、挖沙子,让人不禁心胸顿然清爽开朗。
这两条贝壳堤岛总长公里、总储量达3.6亿立方,在目前世界上发现的三大古贝壳堤中,无棣贝壳堤是世界罕见、国内独有、规模最大、纯度最高,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且唯一新老堤并存、活着的的贝壳奇堤。无论是深埋地下的,还是裸露地表的,贝壳含量几乎达到%,而美国路易斯安纳州和南美的苏里南贝壳含量仅为30%左右。
目前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人为干扰较小,保护完整,是世界少有的生物质海岸,形成了独特的潮间带生态湿地系统,拥有种类繁多的海洋资源,丰富的湿地动植物资源和人文资源。
贝壳堤岛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中转站和越冬、栖息、繁衍地,是研究黄河变迁、海岸线变化、贝壳堤岛的形成等环境演变以及湿地类型的重要基地。
自然保护区有鸟类达45种,主要有一级保护动物大鸨、白头鹤,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灰鹤、短耳鸮等;有形成贝壳堤岛的物源文蛤、蓝蛤、牡蛎等贝类软体动物30余种以及种类繁多的海洋动植物;
有滨海湿地植物如珍稀濒危植物野大豆,珍稀野生自然植物罗布麻、麻黄等,是人们乘船出海、垂钓鱼蟹、赶海拾贝、骑马猎兔、沙滩听涛、戏水观鸟、品尝海鲜,体验渔家风情的好去处。
位于省道大济路的北终点,是一古老渔业河堡,航运码头。大口河即漳卫新河(古鬲津河)入海口,因河入海水面渐宽而得名。
大口河堡原是一个人口密集的渔村,据《无棣县志》记载,当时九条大街纵横全岛,买卖铺户林业,一片繁荣景象,“北海渔歌”为无棣旧八大景之一。主要景观有金波涌日,金线碧水,北海渔歌,分布有车辋城,秤砣台,汉车道,烽火台遗址等景点。
贝壳堤岛景区投资万元推出的气垫船“出海游”旅游项目,备受游客青睐。
水沟村位于渤海西南岸,漳卫新河就从它的旁边流过,这条古代被称为鬲津河的河流,在唐宋时期,曾是黄河入海的地方,历史上黄河的几次泛滥,使得生活在这里的古人饱受水灾之苦,然而当黄河改道离开这里时,渔民们却发现,这条曾经令他们痛苦不堪的河流却给他们,留下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它是以黄河几千年的泥沙,沉积而带来的黄河三角洲。这种沿海的特性,它的沙质一般在40—60%。黄河带来大量泥沙,同时带来了大量丰富的饵料,所以这里文蛤终年的季节生长,它的饵料是相当丰富的。当潮水退却时,那些没有能够入深海的文蛤就会在一分钟之内钻入泥沙当中。在海滩上面找寻这些泥沙之下的生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在赶海人的面前,任何的隐藏都变得毫无意义。
赶海的人们也许不会明白,这里为什么会存在大量的贝类资源,但生长在这里的人都知道,只要到了贝壳堤一定不会空手而归。只要贝壳堤还在,这种流传了千百年的赶海方式,就不会改变。
埕口镇水沟村,年被省旅游局评为“好客山东最美乡村”、“乡村旅游示范特色村”,年8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由贝砂堆积而成,原始面积约3平方公里,是滨州境内唯一能观大海全貌的地方,有海上仙境之称,是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相传,徐福奉秦始皇之命率五百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取长生不死之药,长久不归,父母思念远去的孩子,奔波于此岛,眺望大海,盼子归来,故名:“望子岛”,后人也称“汪子岛”。后沧桑变迁“望子岛”几度兴衰,成为渔民躲避海潮,寄存货物的渔家海堡,人们观四周水洼成片,芦苇连天,渐渐叫起“汪子堡”或“汪子岛’。
踏上汪子岛,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在细软的海滩上,可观浪听涛,嬉水游泳,赶海拾贝,或干脆躺在贝壳毯上,静望蓝天白云,闭目养神,一任海风吹抚。岛上碧草叠翠,罗布麻、麻黄、沙参(又叫海葚子)等名贵中草药材遍布全岛。
观看贝壳堤剖面,感受二千年来地质奇观的变迁,体会“地止于此,海始于斯”的无穷变幻。
年,被国务院批准为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选《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年入选“到山东旅游不可不去的个地方”,年被评为“山东省自驾游示范点”;年入选“山东首批八大原生态旅游景区”,“好客山东十佳特色品牌‘黄河入海’旅游路线”;年入选全国优选旅游项目,被国家海洋局授予“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称号。
赞赏